歷經3年時間4次請辭,88歲的著名歷史學家、華中師範大學原校長章開沅,前不久終於獲得學校同意,辭去“資深教授”的頭銜和所有待遇,成為中國社科界中辭去“院士待遇”第一人。
  章開沅4次請辭都是基於同樣的理由:我國現有的院士制度有些變味兒,應該像國外一樣進行改革。榮譽可終身,待遇應“退休”。高校體制像“圍牆”,他想打破這堵牆,出去透透氣。
  章開沅的請辭引來網友紛紛點“贊”。一名新浪網友表示:“如果這個時代還有大師的話,章老肯定是其中之一。作為華師的畢業生,為有這樣的老校長感到驕傲。”
  騰訊網網友“吹過你的風2011”說,多少人汲汲於名利,為爭一點好處煞費苦心。章先生這一辭,到手的十萬八萬津貼就沒了,副部級待遇也落空了。不為名利所馭,不做物質的奴隸,章先生堪稱高風亮節。
  更多網友將關註焦點放在了對院士終身制和院士制度改革的討論上。
  新浪網友“自由思道”說,科學研究既是腦力活兒又是體力活兒,充滿創意、精力充沛的青壯年正是出成果的黃金時期。但現在的院士制度,使項目評審、經費申請、成果鑒定等方面的資源和話語權,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,青年科研人員的上升空間被嚴重擠壓。“院士退休”應成為制度。到年齡就退,給年輕人讓路。
  網友“告訴你也沒用”回想起去年發生的一件事:有個80多歲的老教授住院,他說自己太累,給曾經工作過的醫院提了多次想取消名譽教授的頭銜,但醫院都不同意。理由是,沒有了這位教授,醫院的學科建設、榮譽什麼的就沒有了。“一個名譽身份背後是一大群人的既得利益,放棄更需要勇氣。從這點上,更顯出章先生的難得可貴。”
  搜狐網友“NOELHAO”說:“第一次見到利益既得者主動放棄自己利益。只可惜現在的利益群體中,這樣的人太少了。”
  新浪網友“安乃近”也質問:“現在有多少人還是沉默隱晦的既得利益者?有多少人還在小心翼翼地維護維護自己的利益所得?”
  “一個人的先行,也許不足以改變全局,但可以喚起社會改革的信心與決心。”一名新華網網友說,章教授請辭的可貴之處就是,不惜放棄個人的既得利益,以個體的先行呼喚制度的突破。以學者的良知與操守,反省身在其中的體制弊端,不因牽涉自身利益而混淆是非,背棄道義。“我們的社會正需要這種勇於放棄既得利益的勇氣。”
 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《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中提出,要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,優化學科佈局,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,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。但迄今為止,全國兩院院士中獲准退休的,僅秦伯益一人。
  一名新浪網網友引述了秦伯益的話:“我們的‘院士’稱號上凝聚著無數同事們的辛勤勞動,凝聚著我們民族的希望。我們不可能永葆青春,但我們必須永保清白。”
  這名網友期待,今後能出現更多的“章先生”、“秦先生”,勇於打破“圍牆”。更期待能以此為契機,促進有關部門儘快出台院士退休制度的具體方案,把中央關於院士制度的改革落到實處。“如此,則年輕的科研人員幸甚,中國的科技發展幸甚!”  (原標題:改革需要敢於放棄既得利益的勇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ncatvobp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